被遗忘的烈士卢汉书
舒建林/文
一九八零年十月的一天,东海县驼峰乡党委书记张维书家来了两位客人。来者是沭阳县桑墟乡舒窑村人,一个叫卢汉友,一个叫樊友根。主人张维书热情地接待樊木匠木地板,拿出用红布包着的三样东西:三块银元、一个玉环和一本烈士证书。郑重地交给卢汉友,并且热情款待了他俩。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呢?事还得从头说起:
一九七九年八月的一天,舒窑村木匠樊友根到东海县驼峰中学卖课桌,他卖了课桌后坐在乡政府大门前和几个人闲聊,在闲聊中,有一个人问他:你是哪里人?樊友根说自己是沭阳桑墟乡舒窑村人。他的话被旁边不远处的大约五十岁上下的男子听见了,他凑近到樊友根前问:“同志,你是舒窑人,知道不知道卢窑这地方?”“知道,我们舒窑村的一二两个小组居民就是卢窑庄。”樊友根说。“我叫张维书,驼峰乡党委书记,今年五十五岁。”张书记作自我介绍。“在卢窑,我有个同战壕的战友叫卢汉书,他已牺牲三十一年,我至今还没有找到他的亲人呢?”张维书接着说。
这时,张维书的泪水从眼里流出,仿佛又回到战火纷飞的战场,一个年轻战士在战壕里传达连长的命令,冒着枪林弹雨,冲在全连前边,紧跟在他身后;宿营时,替战士们站岗放哨,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整天欢乐无忧的面孔又浮现在张维书的眼前。
“ 在一次追击战中,他一个人抓了十一个国民党士兵,受到军团部的表扬;在解放天津攻击战中,一颗炮弹呼啸而来,他奋不顾身地掩护我,趴在我身上,我得救了,他却为我献出了生命。”张维书说着说着就哭出声来。在解放天津战斗打响前,他掏出三块银元,一个玉环给我,叮嘱我,如果牺牲了,无论如何要交给他的父母亲人。至今我还没有完成他的遗愿,真不是人。”张维书泣不成声地说。恳求樊友根一定要帮他找到卢汉书的亲人。樊友根被感动了,爽快答应,帮助张维书完成寻找烈士卢汉书的任务。
樊友根回家后,到卢窑挨家打探,老人们都说有卢汉书这个人,他参军后随部队去东北再也没有回来过,还有老人说,他在东北当了干部,早结了婚,安了家,卢窑庄他无有亲人,没有必要回来。整整一年了樊友根还是没有打听到卢汉书亲人的下落。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斗转星移,时间回到一九八零年十月的一天,樊友根在给村民蒋士千做木匠活,受了点轻伤在家休息樊木匠木地板,蒋士千买点礼品来他家探视,樊友根又提起这事,蒋士千一听,哈哈大笑说:
“卢汉书的父母想儿子早就去世了,家中只有哥哥卢汉友。”
第二天,樊友根找到卢汉友说起这件事,开始,他不相信,也说弟弟卢汉书在东北当了干部,工作忙,把父母忘了不回家。这时,樊友根把驼峰张维书书记讲卢汉书的经历讲一遍给他听后,才相信弟弟真的已经没了,顿时,嚎啕大哭。跟随樊友根去驼峰张维书书记处把卢汉书的遗物和烈士证拿回来,出现文章开头的一幕。
以上内容由用户投稿,彬迪地板进行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