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圈里,时常流传一些图来调侃假货,如 ▼
非红木的普通民用实木家具里,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销量,也有很多不可描述的手段,基本上可分为表里不一、夸大其词和混淆视听三类。
今天先聊第一类:表里不一
▽ 01假料▽方式:隐瞒非实木的主体材质,如PU发泡材料,只报实木材质,多见于部分低端欧式家具。PU发泡家具一般内埋实木框架,用于受力支撑, PU发泡材料用于外表装饰,如雕花。
PU发泡材料比实木便宜很多15木地板,个别商家会隐瞒使用PU发泡材料的事实,直接说成是实木家具。类似手段还有:减少实木框架、使用人造板框架、使用劣质实木、有的干脆没有框架。▼
辨别方法:(1)实木家具的雕花立体感强,边角相对分明。PU发泡家具的雕花质感较弱,边角相对圆滑。(2)PU发泡家具外观一体成型,外表浑然一体,几乎没有色差和拼接痕迹,螺丝孔也很少。
▽ 02夹心▽方式:较粗的柱形部位,外立面覆盖主材,内部填其他木材或主材的次料,如 ▼
这种方式比那些灌水泥、塞砖头的假红木家具要“有良心”,毕竟好歹填充的是真正的实木,只不过填充的是不是主材、是好料还是次料、是大料还是小料、以及是否填满就不知道了。这种柱形部件,两端不易直接观察到,甚至直接埋入其他部件,因此很难用观察端面纹理的方法来甄别。
下图是比较正规的做法,使用优质主材直接拼接。这种将原木剖开,经过处理后重新组合拼接成粗料的做法,能有效降低开裂变形的几率。▼
辨别方法:
(1)夹心材相邻两面结合处的纹理、颜色,普遍不连贯,有明显区别。(2)夹心材相邻两面结合处(即直角处),或任意一面边缘两侧,有明显的拼接线。
▽ 03掺料 ▽方式:在边框内侧、座面外框的内侧等很难观察到的地方,使用未告知的其他木材,如▼
外面看起来是主材,其实主材只占外表一部分,里面却换成了其他木材或者主材的次料,这种方式能有效减少木材成本,如果替换的木材的纹理和主材接近,并刷成了和主材一样的颜色,就更隐蔽了。
辨别方法:(1)观察疑似掺料的部位,查看纹理、颜色是否与所宣称的主材一致。(2)敲击疑似掺料的部位,敲击声、手感是否与敲击主材一致。
▽ 04压板 ▽方式:压板,也叫压单板、三层压板,将原本统一木材的直拼板,改成三层,类似地板里的三层实木地板,这样能很好的降低直拼板开裂变形的几率。直拼板一般是这样的▼
从直拼板两端的端面可以看到,木材的颜色、纹理,是自然连贯的,正反面的纹理也能对应上。
压板是这样的▼
如果将中间层替换为其他木材或主材的次料,或者干脆做成下面这样,能大大降低木材成本,但如果不告知消费者,就成了忽悠了。▼
如图所示,上下两个面是一层2毫米厚的主材,但中间层明显是其他木材或主材的次料。如果将上下两个面做成2-4毫米,中间层做成6-8毫米,则可以当成芯板使用。
在实木家具中,直拼板一般用于台面、横板、立板和芯板,四周与框架连接,很难直接观察到四周的端面,因此只能从正反两面的纹理、拼接缝和颜色来进行辨别。辨别方法:(1)压板和贴皮类似,直拼板正反两面的纹理、拼接缝是对不上的,颜色也会有区别。(2)观察芯板与框架结合处的伸缩缝,若缝内出现明显的纹理、拼接缝断层,基本可以判定为压板。
▽ 05贴皮 ▽方式:像卷笔刀或刀削面一样,把木头切成薄薄的一层木皮15木地板,厚度约0.3毫米,然后贴在木板上。这就是木皮▼
实木贴皮能提升板式家具和低端实木家具的颜值和价值感,本身是无辜的,消费者反感的,其实是商家不如实告知,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比贴皮却不告知更过分是,画木纹,如▼
辨别方法:(1)贴皮面的纹理、拼接线甚至颜色,与相邻的一面、反面是对应不上的。▼
(2)大部分贴皮的板面是没有直拼线的,木纹广而连续,仿佛一块原生的、没有经过切割的木板。▼
(3)观察芯板与框架结合处的伸缩缝,芯板端面的纹理、拼接线和颜色与板面是对不上的。▼
(4)实木没有一样的纹理,只要是出现花纹重复的,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是贴皮了。
下一期,我们聊第二类:夸大其词
—END—
以上内容由用户投稿,彬迪地板进行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