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还原 :
接到一个电话,一位朋友在某品牌购置了一款宽度为155mm的实木地板。订货单和送货单上都是标明的宽度为155,付款也是付的155的钱。结果送来的货是宽度是125mm,送货单上标注的也是125mm,因为安装前需要签字确认,朋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了字,并未看清安装单上的规格。
安装完成后朋友去门店退多余的地板木地板长宽,在退货中才发现自己家的地板被“调包”了。向商家讨说法无果只能求助。
致电了该地板的负责人,被告知的结果却是:125~155之间是属于正常误差范围!!!而且朋友已签字确认,说明他是知道送来的地板是125,现在反悔为时已晚,最终给出的解决方案为退10元/平。该负责人还说,这是行业潜规则,别家地板商都是这么做的。
这件事到此还没结束,退10元一平别说朋友不同意,换作谁都不乐意啊。
第一,125属于标准板,155是宽板,两者性质就完全不一样。这两个板子同等级的出厂价就要差很多了,体现在终端零售价上至少要差四五十的吧。商家这一单就多了好多利润。奸商。
第二,误差3公分告诉我是正常范围,是3公分不是3毫米好吗!你这是在逗我吗?
第三,行业潜规则?真的是这样吗?
(看看两种规格板子地差距)
带着疑问,先后致电了A品牌地板徐总和B品牌地板吕总求证此说法。
A品牌地板徐总给出的解释是:实木地板122~124属于正常误差范围,因为原材料在加工打磨的过程中会有一定损耗。几毫米的误差大家也是能接受的。5毫米是能接受的最大误差范围
B品牌地板吕总给出的解释是:基本同A品牌说的一致,实际送货的地板只能超出订单上的规格。
看来行业潜规则并不是该品牌说的那样。
这件事吧木地板长宽,朋友这边也有问题,安装的时候没有确认就签字,后期说也说不清,如果走法律程序也没有充足的理由。
所以,装修的时候送来的货无论如何要点清数量,确认规格,拍照留证,再确认签字。
相信碰到这种事情的应该不止这一家!
以上内容由用户投稿,彬迪地板进行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