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下车库美观性设计方面的标准。优秀的产品不仅要求地上空间的高品质,也要求地下停车空间的高品质,要在保证功能安全的前提下,为使用者带来舒适、愉悦的生理及心理感受,形成人性化的场景。
一、停车空间设计
通过地坪设计及处理、柱设定、墙面设计、顶面装饰等来创造舒适美观的停车空间环境。
(一)地坪设计及处理
停车场地坪设计:
不同区域停车场地坪方案选择:
1.停车区地坪方案选择
选型方案:环氧砂浆平涂地坪
选用材料:无溶剂环氧或溶剂环氧均可
施工厚度:不低于1.0 mm
方案特点:经济性好;抗压耐磨;施工条件要求低,造价相对低
使用年限:6年以上
2.行车区地坪方案选择
a.直行行车区
选型方案:树脂型橘纹面地坪
选用材料:无溶剂环氧或溶剂环氧均可
施工厚度:不低于2.0mm
方案特点:用改性树脂类材料以专用工具做成;表面有类似橘皮纹理般的凹凸面,并可调节纹理的深浅及大小与形状;有比较好的消音、耐磨及防滑功能;具有装饰艺术效果,也易于清洁。
使用年限:10年以上
b.弯道行车区
选型方案:微珠金钢地坪
选用材料:无溶剂环氧或溶剂环氧均可
施工厚度:不低于3.0 mm
方案特点:改性面漆中加入特殊微圆形陶瓷颗粒;表面颗粒均匀排列,坚硬耐磨;具有低噪、极明显的防滑特征;美观大方,易于清洁,实用性强。
使用年限:10年以上
c.坡道连接区
选型方案:微珠金钢地坪
选用材料:无溶剂环氧或溶剂环氧均可
施工厚度:不低于5.0mm
方案特点:改性面漆中加入特殊微圆形陶瓷颗粒;表面颗粒均匀排列,坚硬耐磨;具有低噪、极明显的防滑特征;美观大方,易于清洁,实用性强。
使用年限:10年以上
3.坡道区地坪方案选择
a.室内坡道区
选型方案:撒砂防滑环氧地坪
选用材料:无溶剂环氧
施工厚度:不低于5.0mm
方案特点:防滑、并可降低轮胎噪音;砂状表面,重度防滑;较高的强度,综合性能优异;表面效果极佳,降低光线污染;施工周期短
使用年限:9年以上
b.室外坡道区
选型方案:聚氨酯防滑地坪
选用材料:无溶剂聚氨酯
施工厚度:不低于5.0mm
方案特点:耐候、耐磨、防滑、并可降低轮胎噪音;优异的韧性,可克服混凝土地面龟裂;撒砂效果,较好的止滑性;施工过程无刺激气味,材料环保;较高的强度,综合性能优异;结合耐候型材料,可用于户外;可低温施工,施工周期较短
使用年限:9年以上
地坪处理
1.车库地坪材料宜选用环氧地坪材料。门厅前车道空间、卸货区等重要区域地坪宜选用耐磨地砖或其他天然石材。
保障型项目宜选用耐磨漆。道路岔口、重要车行出入口可加设减速设施,如减速带等。
2.车库地坪需做路面交通分区设计,明确区别停车区域、车行区域、人行区域以及其他区域,人行区域宽度需≥600mm,分区界线线宽控制为150mm。
明确的地坪分色可给予使用者安定的空间感受。
3.不同交通分区应采用不同色彩加以区别。
4.建议色彩组合:
经济型及保障型项目的停车区域与车行区域可同色。若地坪分区选用其他色彩,可选用灰色、蓝色、绿色等,忌使用对比强烈明亮的色彩。
5、停车泊位设计,按停车场地面区域结构设置,小轿车通常可设计为宽2.5~3.0米、长5~6米,停车位采用黄色或白色标志线画出,标线宽8~12mm。
6、行车通道设计,相对于停车区车行频繁,宽度根据现场情况设置,通常双向行车道不宜低于6米,单向行车道不宜低于3米,人行通道为1.5~2米,通道两侧划黄色标志线,线宽8~12mm。
7.车行区域须绘制地面交通标识、标线。道路岔口、重要人行出入口前必须设置人行横道线。地面交通标识应采用白色标示,用箭头进行标明车行方向及指向各停车区,如A停车区、B停车区及C停车区等。车位线应采用黄色
8.若车位间设有排水沟,则所设排水沟盖板需与车位线保持同色,作为车位后线使用。
9.车位内需安装车轮定位设施,安装位置距车位后线1200mm处。车轮定位设施应选用黑黄相间的橡胶车轮定位器、铸铁挡轮座或钢管挡车杆。
10.车位内需标示明确的车位信息。车位信息标识应标在车位前段,字体选用黑体,标识高300mm,宽1000mm。文字应采用白色,色号为#FFFFFD 。
标识包括车位编号、车位归属、车牌号等。标示在车位前段,是为了保证车位停车后能看见该地面信息,以便利后期的物业管理。
(二)柱设定
1.踢脚高度宜为150~200mm,色彩需与地坪颜色保持一致。
2.柱身踢脚部分至2000mm的空间范围内为地下空间分区标识区域,需根据该分区分色要求进行标识。其中,1400mm~2000mm为必要标识区。若地下空间内不进行分区标识,则在踢脚至1700mm的空间范围内做柱面美化装饰。
3.柱身分色区域以上部分的颜色、材料需与车库顶面相统一。若车库顶面无吊顶装饰时,柱身上部应采用白色。
4.柱身1200mm以下范围需设置安全防撞设施,一般为橡胶或复合材质包角车库装修,其下部必项与踢脚相接,不得断开。应避免在基墙直接涂刷防撞标识。
防撞包角可有效保护柱身的完整性,可保护业主车辆。颜色为黄黑相间的倾斜线条,斜线倾角为45°,线宽及其间隔均为150mm。各地交通部门的验收要求各异,需提前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三)墙面设计
1.停车区域主体墙面需与该区域内的柱装饰相统一,包括粉刷高度、粉刷形式不分色模式等,墙面颜色与图案可根据业主个性化定制,可风格各异,但要与地坪漆的设计保持吻合。
2.地下门厅范围及周边交接墙面需由室内装饰公司进行统一设计。
3.与非机动车停车空间、设备用房、人防空间等辅助功能空间相连墙面皆项做统一处理。
4.地下室门厅附近的人行通道侧实墙面可做艺术处理,如悬挂艺术作品、绘制彩绘等,画幅设置的中心高度宜为1600mm。
(四)顶面装饰
1.地下车库局高在4.0m以下产品,顶面宜采用白色防霉涂料粉刷。地下车库局高在4.0m以上或豪华型产品,主要车行通道、主要出入口顶部宜吊顶装饰。
2.管线排布整齐有序,控制主要区域为两种标高局次,两者相距应大于150mm。管线综合排布,应进行BIM技术优化复核。
3.顶面管线宜涂白,并进行必要标识。
4.对于豪华型、舒适型项目,车库灯具悬挂必项使用照明桥架,并配有灯罩。照明需保证明亮性、均质性,不可有明显偏色,以减少地下空间的压抑感。桥架高度应低于管线标高,该条对保障型产品不做强制要求。
5.顶部悬挂物最低标高应以不影响车辆通行为基本原则。风管、排烟等大型管道应排布在车位上方,以保证车行道的净高要求。
二、非停车空间设计
通过地下门厅交接空间、车行入口等来创造舒适美观的停车空间环境。
(一)地下门厅交接空间
1.地下门厅入口需朝向车道敞开,入口正对一柱跨区域内应设前厅,前厅应进行精装修。豪华型、舒适型产品装修范围应包含相临车道及柱式。
2.地下前厅地面建议抬高,高差控制在200~300mm,地面应采用防滑暖黄色石材。
存在高差处边缘宜以黑色石材压边加以提示。
3.地下前厅空间最小净高应大于2400mm。
4.地下前厅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其宽度控制1200~1500mm,坡度1:12,至少项设单边扶手。
5.地下前厅需采用暖黄色光源,地面照度需保证100~150lx。
(二)车行入口
1.车辆出入口必须具有防滑作用,停车场在土建施工时做成波纹形不平的地面时,只需分别涂刷不同地坪涂料形成两种相间颜色即可。如土建时未考虑防滑功能,在地坪施工时应采用防滑地坪系统,而且防滑骨料颗径应较大,通常直径不低于2mm,视坡道倾斜度而选择合适颗径的防滑骨料。
当车库有卸货要求时,要求至少一个坡道出入口净高大于2800mm,宜采用环氧防滑降噪地坪。
2.车行坡道地面入口交接面设计应与园区景观相匹配。
车库出入口后部应设置景观围挡或实体围墙以防对周边住宅产生噪声、光线影响, 其高度应大于1800mm。
出入口前部应结合路面绿化设计景观,其高度应小于900mm。
3.地下车库入口处及坡道结束处应设置截水沟;
沟盖板要选用带胶边耐轮压的金属隔栅盖板。坡道地面构造应采取有效的排水、防滑及溶冰措施。
4.车库地面出入口墙面应至少有两种墙面材料发化车库装修,过渡地上地下的关系。
与地面交接处墙面应与园区一层外墙采用相同材料饰面;进入地下空间处,若柱面设置了柱面美化则与柱保持统一,若地下空间设置了分区标识则墙面粉刷不得超过1600mm,或以涂料整体刷白。
墙面两侧600mm高处应设有反光道灯。
5.地下车库出入口需设有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包括车辆自动识别不自动门控制系统。
以上内容由用户投稿,彬迪地板进行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