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竞争白热化的装修行业落入到冰点,房地产下滑让整个装修行业包括泛家居行业一度陷入低迷。也正是因为如此,短视频,自媒体,直播等盛行,这似乎不是偶然,而是历史车轮带来的必然。
好不容易熬过2019年,庆幸能“活”下来就好,把希望都寄托在2020年,整个行业都在预测2020年的必有“报复式”消费,现在看来,当初的预测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所以,为什么说2022年装修行业会继续保持低迷?以后也只会一年比一年更难,看着满城的空楼装修行业,装修的确寥寥无几,没有几家能够吃饱。
互联网的崛起,短视频自媒体信息的“泛滥”,让大家有了更多了解信息的渠道,让原本感性的消费者们变得更加理性,自古“货比三家”也成了被对手撬单的借口。价格战,还是价格战,以为最大的赢家是消费者吗?肯定不是,作为生意人,谁会做亏本的买卖,一分钱一分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价格被“战”下来了,品质自然也跟着下来了,最终是三败具伤。
这似乎像有些“砖家”说的,这是行业大洗牌的前兆,对,是洗掉了不少,但有没有发现,越“洗”越“脏”。
我一直很佩服深圳的企业,一家百人不到的制造企业年销售额能够上亿的比比皆是。为什么说深圳节奏快,这也许就是效率吧。我一直把深圳的这种产业链叫做“深圳模式”,在这里我也简单的介绍一下我所说的“深圳模式”。在深圳,绝大多数制造企业都是代加工企业,也就是在深圳,品牌就是品牌,几乎没有工厂,品牌方只负责研发、核心技术和销售;生厂商就是生产商,纯粹的只负责加工生产。在深圳小到一颗螺丝,一卷胶纸都是代工,深圳的富士康,全球最大的组装厂之一,养活了周边多少代加工企业。反观泛家居行业的核心产地佛山,一个工厂一个品牌,“万厂万牌”,殊不知这造成多少资源浪费,效率也提不上,单体产能跟不上,但是整体产能确实过剩。
有朋友认为我扯远了,其实不然,装修行业的核心就是产品,产品就是泛家居行业各个品类。我想如果泛家居产业洗牌能朝着“深圳模式”走还是不错的,专业企业去做专业事,效率才更高,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也不会产生太多的浪费和产能过剩。
回归本源,装修行业似乎在朝着两个极端走:一种是“大而全”的实力装企装修行业,能够把成本降下来,效率提上去;一种是“精而全”的工作室,把服务和个性化做上去,发挥各自优势,终有一席之地。
以上内容由用户投稿,彬迪地板进行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