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夏天,廖秀芳的“青春饮”果汁店一个月收入两万。起初,这个数字是她能拿出的所有钱。她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步,在进入市场之前进行调查。
廖秀芳2005年从广州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来萌生了边工作边创业的想法。但问题是,她知道自己没有技术专长鲜榨果汁店装修图片,所有可支配的资金也就一万多块钱。即使是小生意,自己做选择的人也不多,不能盲目。有了这个认识,廖秀芳决定先从调查入手。
廖秀芳经过调研发现,生活区的整体情况可以用“两区一群一需求”来概括。“二区”指大学校园(如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和IT产业园(如太平洋数码城、锋电脑城、天河电脑城等。);“一群人”是指两个地区的年轻人;“一个需求”就是不管做什么都要关注年轻人的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廖秀芳将项目确定为鲜榨果汁店。
第二部鲜榨果汁店装修图片,果汁店先用了冰块。
2008年初,廖秀芳不到10平米的果汁店开在一条巷子里。商店的装饰和陈设都很简单。有甘蔗榨汁机,水果榨汁机和简单的桌椅。果汁的价格从1元到8元不等。但由于邻里关系,从便利店、商店到职业,各种饮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应俱全;另外,果汁店虽然不多,但也没有更突出的特色,所以健康阵营一直平平。
夏天,进入冷饮热季。但是和卖瓶装饮料不一样。如果榨汁后放入冰柜,就不“新鲜”了,等客人再冷冻就来不及了。但廖秀芳早有对策:在果汁中加入冰块——既能保证冷却效果,又能证明其新鲜度,还能降低每杯果汁的成本。虽然方法简单,但她在整个街区都是首创,因为迎合了年轻人的时尚需求,赢得了一大批‘粉丝’。
第三步,率先打造果汁店品牌。
在市场反馈良好的同时,追随者开始与廖秀芳竞争。在这方面,廖秀芳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迅速将自己的创意命名为“青春饮品”,并做成招牌吸引顾客;在店里,她通过展板、绘画等形式向顾客介绍“青春果汁”的好处,生意逐渐火爆起来。这个小伎俩让青春饮料成为最早被消费者接受的品牌。当年店铺利润近6万元,2009年收入近10万元。在2010年夏天之前,廖秀芳将商店搬到了一条租金高昂的繁忙道路上,通过上一层楼梯来谋生。
相关文章
以上内容由用户投稿,彬迪地板进行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